大发500- - MBA智库 - MBA智库百科
大发5002024-04-10

大发500

东西问 | 孙向晨:现代世界如何走向“天下一家”?******

 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题:现代世界如何走向“天下一家” ?

  ——专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、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

 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

  “家”在中华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 ,包涵着独特的思想资源 ,甚至成为一种理解世界的范式。

  近年来,“家”重新被知识界关注 ,“家哲学”被评为2021年度“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”之一。在文化厚厚 的包裹中 ,“家” 的深处究竟与西方哲学中的“家”有何不同?“家”能否在普遍化 、去语境化 的论述中成为普遍的哲学论题 ?中新社“东西问”日前就此独家专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、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教授。

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:

  中新社记者 :您近年来致力于对家进行哲学挖掘,能否介绍一下,何为哲学意义上 的家?

  孙向晨:“家”是人们特别踊跃讨论的话题 ,也 是非常复杂的论题 ,特别 是五四运动以来,“反家非孝”成为社会主流 ,比较典型 的是巴金 的《家》《春》《秋》、鲁迅《狂人日记》中提到的“礼教吃人”等 。除了这些社会影响比较大 的文学作品 ,陈独秀、胡适 、傅斯年 、顾颉刚等也在思想上对中国人的家文化进行了批判 。家 ,在我们 的语境中承载了太多个人 、民族与历史 的沉重记忆 。

  必须认识到,“家”在中国或者汉语思想传统中 ,有着不同层次的意义,如不清晰区分开来 ,容易把婴儿和洗澡水一块倒掉 。因此,需正本清源,一要区分家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传统与家 的哲学意味;二要区分家之于中国文化传统 的根基性地位与“家”对于人类而言 的生存论地位。

  任何一个文明都关注“不朽”的问题。古文明埃及会借助木乃伊来直观表达生命的不朽 ,基督教借助上帝,佛教则借助灵魂的轮回 。中国人尤其是儒家对“不朽”的理解 ,主要是通过“生生不息”来实现 。

  “生生不息”可看作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本信仰 。比如 ,在故事“愚公移山”中,愚公与智叟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愚公的时间世界如天地般广袤长远 ,“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” ,而智叟 的时间世界只局限在这一生一世。基于对“世代” 的关注与信心 ,中国人会对生命之间 的延续给予特别关注 ,对于世代之间 的情感最为看重,古代称之为“亲亲” ,《中庸》中说“仁者 ,人也 ,亲亲为大” 。

观众参观徐悲鸿 的作品《愚公移山图》。泱波 摄

  西方哲学传统中对情爱(Eros) 、友爱(Philia)以及基督教里神对于人 的圣爱(Agape)都有许多论述,唯独对于亲亲之爱 、父母与子女之间 的亲情讲得很少 。而中国人在亲亲之爱中还发展出一种中国 的根基性的德性“孝”。“孝”字上面是“老”,下面 是“子”,意味着不同世代之间的结合,通过“父慈子孝”并由此发展“家” 的哲学。

  西方的爱从爱情开始 ,中国人更注重“爱由亲始”。前者注重个体 ,因此海德格尔讲人是“向死 的存在”;中国人则揭示出面对未来世代的存在向度 ,重视生命之间的延续性 ,如民间“不孝有三 ,无后为大”之说 。比如,“教”与“学”两个汉字都与“子”有关 ,也都与世代传承相关 ,因此把“师”与“父”联系在一起 ,将老师与“天地君亲”放在同一序列中敬拜 。通过挖掘“家” 的哲学意义 ,有助于在世代延续性中理解生命。

湖北孝感第一人民医院“战疫”夫妻祝茂松 、秦维芳 的“全家福”。晏美华 摄

  中新社记者 :“家”在汉语思想传统中处于何种地位 ?

  孙向晨 :“家”是人类生存 的基本形态,在汉语思想传统中处于一种枢纽地位 。

  纵向上,向上“慎终追远” ,向下“生生不已” ,“家”成为联通上下世代的枢纽。横向上 ,中国人讲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看上去“修身” 是修齐治平的基础 ,其实修 的 是对父母的孝顺 、对子女 的慈爱、夫妻 的义顺,“修身”并非纯粹个体性修炼,而是在家庭关系性中 的一种修炼。所以“家”才 是修齐治平的核心,国家 是大 的家,天下则是“四海一家” 。

  中新社记者:从文明论 的高度思考“家” ,“家”为何在中华文明中被格外重视?

  孙向晨:其实,古希腊也讲“家”,但城邦兴起后,对“家” 的文化产生了抑制作用;基督教也讲“家” ,圣父圣子圣母 ,都 是以“家”为喻体 的,但神圣化了的“家”却掩盖了现实中真实 的“家” ;在中国 ,则以“家”为本位 ,自觉地以家的基本特点来理解世界。

  与其他文明相比,中华文明既不依靠希腊式诸神、基督教式位格神,也不依靠佛教 的六道轮回,而 是通过“家”,这一基本 的生存环节,作为文明发展的基础 。

  中华文化基于“家”发展出伦理体系 ,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 ,最后通过“推恩”达到泛爱天下 ,即所谓“老吾老 ,以及人之老 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”,形成一种道德化世界 。此外 ,“家”对中国人还有很强的精神性寄托 ,因而注重“慎终追远”,也强调落叶归根。

103岁李宝英在已 是古稀之年 的儿媳妇的陪伴下剥油茶果 。赵春亮 摄

  中新社记者 :您认为人对“家”的思念无处不在 ,“家” 是否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哲学基础,对全人类意义几何 ?

  孙向晨:我在柏林讲中国哲学时 ,特别强调了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 的哲学出发点 ,德国学生可以理解 ,甚至感同身受,只 是西方文化并未发展出这样一种体系化 、系统化的家文化。“家”在汉语世界中有很深厚 的土壤与地基。近年来,我试图在此基础上 ,提炼出更加理性化 、更具普遍性的“家哲学”,挖掘其对全人类 的哲学贡献。

  就现代社会而言 ,“家哲学”应成为医治现代性疾病 的良药 。现代世界中 ,人在政治 、法律 、经济、社会等意义上都是独立的个体,这当然具有进步意义 ,肯定了个体 的尊严与价值 。而在传统社会 ,个体很难独立生存,需倚靠更大的共同体。在古希腊 ,人是城邦的动物;在天主教 ,人倚靠于教会 ;在印度,人是村社 的动物 ;在中国 ,人是家庭的动物。只有在现代社会,个体才可能独立存在 。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,使人对整体的依赖度降低 。

  另一方面 ,人的生存依然 是社会性 的,在汉字中“人”字虽只有两笔 ,但表达了相互扶持;“仁者人也” ,“仁,亲也 。从人 ,从二”,则表达了两人间 的亲切关系 。人在理智生活上可以 是独立的 ,在情感上则对彼此有着深深的依恋。就后者而言 ,现代社会给予 的支撑非常不足,所谓的存在主义问题就出现了,人的荒谬感、漂浮感 、虚无感都爆发出来 。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形成的强个体概念 ,一旦没有上帝作为内在支撑 ,亦即尼采所言“上帝死了”之后,“个体”就处于一种漂浮状态。“家哲学”由“亲亲”而“亲切”,其理解世界 的方式 是关系性 的、扶助性 的,基本趋向 是把人从远处拉近,形成一个温暖世界。

  与希腊特别强调理性相比,“家”更强调情感 ,强调成员间的相互关联 。“家”作为一种文明论范畴,其奠基 的世界更有家园 的温暖 ,而非茫然大地 的荒芜 。

广西南宁学童展示书写 的“人”字 。俞靖 摄

  中新社记者 :如何通过阐发“天下一家” 的理念 ,破除文明冲突论 ?

  孙向晨 :人和动物不一样 ,不 是靠本能生活,而 是生活在“三观”之中,具有世界观、人生观与价值观。西方文化传统中有非常进步 的方面 ,但也存在种种弱点乃至弊端。比如,按照霍布斯理论 ,人在自然状态下即 是“所有人反对所有人 的战争”,将人与人之间 的基本关系理解和界定为相互冲突、争斗 、排斥 。像个体层面一样,在理解国和国之间的关系上 ,民族国家也处于相互争斗关系中。康德讲永久和平 ,其前提也是国家间相互争斗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,同样复制了霍布斯的冲突逻辑。

  从个体冲突、民族国家冲突到文明间 的冲突 ,其基本逻辑一样,都源于追求自我权力。根本在于其哲学模式 是个体主义式 的 ,即我与他者互为陌生。

  “家”的哲学从“亲亲”开始 ,注重相互之间 的关联 ,但又强调“不同” ,维特根斯坦从中发展出“家族相似”理论来破解西方 的本质主义,而中国文化传统 的“和而不同”进一步概括了“家” 的这种理想状态 。在这种“家哲学” 的框架下 ,每个个体都可以不一样,但因为“亲亲”而归于“和”,并不一定就指向冲突。从家哲学中 的“亲亲之爱”发展出“泛爱天下” 的仁爱精神,可建立起对共同体 、对国家关系的新理解 ,也就 是“天下一家”的理念 。

  “家哲学”旨在把他人拉近 ,强调“亲如兄弟”,形成一种共同感与家庭氛围,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“天下一家”的相互关系,后者在哲学上转变了理解世界的基本范式 ,可提供一套新的哲学体系,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新 的天下观 ,从而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。从健康的“家”文化,提炼出普遍意义,在现代世界尤为重要 。(完)

  受访者简介 :

   孙向晨,复旦大学教授、哲学学院院长 、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;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社科领军人才(2020年)、上海市领军人才(2019年)。曾在耶鲁大学 、芝加哥大学、巴黎高师 、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大学做访问学者 、访问教授 。牵头或参与 的教学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(2018年)、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(2014年)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哲学研究》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,多项著作、论文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。《双重本体 :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 的基础》《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“个体”》两篇文章分别入选2015、2017年“上海社联十大年度推介论文”。

访谈|明治中国总经理松井:没有比中国更具魅力的市场******

  (第五届进博会)访谈|明治中国总经理松井 :没有比中国更具魅力的市场

 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电 题:访谈|明治中国总经理松井 :没有比中国更具魅力 的市场

  中新社记者 姜煜

  “没有比中国更具魅力的市场 。”明治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松井(MATSUI TAMOTSU)在第五届进博会现场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。

  明治于1916年成立 , 是日本最大的食品企业 ,此次首度参展进博会,携乳制品、巧克力/饼干 、雪糕 、营养食品四大事业板块 的“明星产品”亮相 ,展现其在营养 、健康领域的成果 ,如:凝聚70年乳酸菌科研成果 的“明治佰乐益优系列酸奶”、专门为运动爱好者打造的SAVAS匝巴斯系列营养食品等。

  明治今年将其原本分散经营的四大事业板块进行了整合,希望由此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大规模 的业务发展 、满足中国消费者日趋多样 的需求 。此次参展进博会也 是其旗下系列产品进行一体化运营后的首次亮相 。

  1989年通过进口开始在华业务 、1993年在广州开设巧克力工厂 、1994年在广州设立雪糕工厂、2005年在上海建立巧克力饼干工厂 、2011年在苏州建造工厂并在上海开始牛奶和酸奶 的生产销售,明治在中国已经深耕30余载,业务不断扩展 。现在,中国已经是明治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。

  “中国拥有众多人口 ,GDP也稳步增长 ,在中国政府共同富裕政策之下 ,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。”松井说 ,“我们相信,作为明治在日本积累起来 的营养健康知识、经验与工艺 的结晶,我们的产品可以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,为中国消费者不断提供更加具有创新性和更高附加值 的产品 。”

  未来,明治在中国市场 的事业将会加速发展 ,其目标是2023年在中国市场 的销售目标为其海外销售目标的近一半 、至2026年在中国 的销售规模比现在增长3倍以上。据松井透露 ,为了实现这些愿景 ,明治正不断扩大对中国 的投资 ,其一 是在中国同时进行三个工厂的建设 ,以提升生产供给能力 ,这些工厂将陆续于2023年和2024年启动。松井说:“我们甚至都没有在日本同时建造过三个工厂”。

  其二 是在广州首次尝试建设牛奶/酸奶以及巧克力饼干 的复合型工厂 ,以强化面向中国市场的创新能力 ,这也是明治首次尝试建设此类工厂 。此外,明治也对在中国 的原料供应链进行了投资 ,以确保优质生牛乳 的稳定供应 。而进行本土产品研发 的“商品开发中心”也正在上海加紧施工 。

  “以上这些投资 的总额达到了45亿元人民币以上,我想大家可以体会到明治对于中国市场 的重视。”松井说 ,“此次以‘新朋友’的身份首次亮相进博会 ,代表着明治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新阶段,进一步夯实了品牌积极投入中国健康食品领域 的热情与信心 。我们期盼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在进博会明治展馆相识、结缘 。”(完)

中国网客户端

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,9语种权威发布

大发500地图